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讲究团团圆圆过大年,但是,在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中,除了期朌过年,他们更期盼的是在外打工的父母能够在这个时候回家与他们团聚,这是每个留守儿童心中最大的新年愿望。
近几年,留守儿童已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电视上播放的一则公益广告《桔子的天空》感动无数的中国人,主人翁福果就是一名典型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的两年里,福果和爷爷在思念和期盼中相依为命。爷爷为福果栽下了一棵希望的桔树,并承诺说如果桔树结果了,你的爸爸妈妈就回来了。从那以后,福果就为小桔树浇水施肥,盼望着桔树早点开花结果,就能早日看见自己的父母,最后,桔树开花结果,福果也终于盼来了回家团聚的父母。而在杨凌也有像福果一样的留守儿童,他们每天都在期盼和思念中等待着父母回家。
1月5日,是杨陵区五泉镇上湾村的杨乐乐和杨宇乐最开心的一天,因为在广东打工的父母今天就要回来了,兄弟俩早早就在村口等候着他们的爸爸妈妈。杨乐乐今年11岁,弟弟杨宇乐7岁,由于父母常年不在家,平时全凭爷爷和奶奶照顾生活。
杨乐乐性格十分腼腆,弟弟杨宇乐的性格却非常活泼,两个孩子互补的性格在一起相处的非常融洽。杨乐乐告诉视线记者,父母两年没有回来了,平时只能靠打电话联络感情,在学校的时候,他们班主任会用电脑让他们和爸爸妈妈视频通话,每次能够和爸爸妈妈视频聊天就是他和弟弟最开心的事。
在村口等了半个小时左右,他们的爸爸妈妈终于回来了,远远看到日思夜想的父母,兄弟俩激动地跑过去抱住爸爸妈妈,一家四口相拥在一起,站在一旁的爷爷看到此情此景激动地留下了眼泪。
一进家门,杨乐乐的妈妈张海娟一边为孩子换上新衣服,一边抚摸着儿子的脸。“两年没见孩子,我们心里十分煎熬,每天都在想念两个孩子,有时想着想着就哭了,今年我们一家能够团聚这是我感觉最幸福的一件事情。”张海娟说。
孩子们是天真的,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就开心的玩去了。在孩子们的书桌上,妈妈张海娟看到了大儿子的一篇作文《我的爸爸妈妈》,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爸爸妈妈满满的爱,“记得放暑假的时候,我去爸爸妈妈打工的城市,看到爸爸妈妈很辛苦,每天起早贪黑上班非常累,他们这样拼命就是为我和弟弟生活的更好,我要理解爸爸妈妈的不容易,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好好学习,为弟弟做好榜样。”孩子的懂事,让张海娟两口子感觉到很欣慰。
张海娟告诉视线记者,两个儿子是他们的未来,也是他们一家人的希望,她和老公打算在外地再打几年工就回杨凌附近找个工作,方便照顾孩子和老人,让孩子不再做留守儿童。“让爱回家,守护成长”这也是他们一家人的新年新愿望,愿他们能够早日实现这个愿望。
杨乐乐和杨宇乐是幸运的,他们的新年有爸爸妈妈的陪伴。然而在杨陵区大寨街道办寨西村8岁的曹紫涵却没有这么幸运,今年他的爸爸妈妈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回家和她团聚,她只能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年。
曹紫涵的奶奶崔芳婷告诉视线记者,曹紫涵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两年都没回来了,平时主要是她和老伴照顾孩子的生活。曹紫涵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有时候见她忙的时候,还会帮忙分担一些家务。虽然孩子的爸爸妈妈过年不能回来,但是她要把足够的爱给孩子,让她在成长的路上不孤单。
视线记者见到曹紫涵时,她正在认真地写作业。刚开始视线记者跟她交流的时候,她还有些腼腆不太爱说话,过了一会与记者聊熟后,曹紫涵就打开了话匣子,她告诉视线记者,她想为妈妈写一张新年贺卡,让爸爸妈妈知道她的思念。
孩子稚嫩的字体中透露出对妈妈的思念,懂事的孩子最盼望的就是父母能够陪在自己身边。“爸爸妈妈今年又不回来,虽然我有些不开心,但是我知道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爸爸就像太阳一样温暖着我,妈妈像月亮一样在夜晚照亮着我,让我在孤独的时候不再感到害怕,我想他们的时候就看看太阳和月亮,心里会舒服很多。”曹紫涵向视线记者诉说她心中的思念之情。
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寄托着孩子对父母的思念,视线记者也希望曹紫涵的父母能够看到孩子的新年愿望,工作之余记得抽空回家看看。
据视线记者了解,杨凌目前共有1300多个留守儿童,每年春节都有一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回家陪孩子过年。马上就过年了,视线记者呼吁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每年过年的时候记得回家陪陪孩子,过个团圆年!“让爱回家,守护成长,”让孩子们不再孤单。